详细内容
苗期管理苗期应经常观察苗地情况,遇旱及时浇水,保持苗床湿润,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积水。种子苗在小苗长至2~3对真叶时要及时进行间苗,按株距5厘米留苗。苗期除草2~3 次,施肥2 次~3 次,以薄施氮肥为主。每公顷每次施腐熟农家水肥15000 kg或尿素150kg兑水淋施。一年生苗株高达15厘米,茎粗达0.2厘米以上可以出圃。
林下种植草珊瑚,林地的上生物种类多,环境复杂,时有病虫害发生,较常见的是草珊瑚炭疽病,部分地块发现有蚜虫和红蜘蛛为害,但为害程度较轻。
(1)草珊瑚炭疽病草珊瑚炭疽病病原菌是黑线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呈现圆形、椭圆形红褐色小斑点,后期扩展成深褐色圆形病斑,中央则由灰褐色转为灰白色,病斑边缘有黄色晕圈,后病斑转为黑褐色,并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严重时一个叶片上有十多个至数十个病斑,后期病斑穿孔,病斑多时融合成片导致叶片干枯。病原菌也可侵染叶柄、茎部,通常会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呈淡褐色,其上生有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后期病斑部缢缩,叶柄或茎折断。茎部染病,可产生与叶片上相似的症状,但多从叶腋处先发生,并向新生枝及主茎扩展,造成病部变褐,凹陷,病斑多为圆筒形或长椭圆形。严重时,病斑可以布满茎表,并可串连成片,使茎的表皮呈黑褐色,严重影响养分的运输,造成植株生长衰弱,部分病株枯死。
为减少炭疽病的发生及危害,应调节好种植地的荫蔽度和通风条件,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发病时使用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4000倍、25%咪鲜胺乳油3000倍、20%苯醚甲环唑乳油2000 倍等药剂轮换防治,隔7天~10天喷施一次,连续3次。
(2)红蜘蛛(Teftranychus nrticae Koch.)以幼虫、成虫先后在叶片及绿色嫩枝上为害,吸食汁液,受害后叶片、嫩梢呈现黄褐色的斑点,使顶芽和叶片枯萎死亡。防治办法:剪除病虫枝和枯枝,铲除落叶枯枝并焚毁;选用20%乳油1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或用30%螨窝端乳油1000倍液、5%克大螨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
(3)蚜虫(Macrosiphoniella sanhorni Gillette)以成蚜在地块周围灌木或遮荫乔木的叶片上越冬,翌年春夏季多雨季节时卵孵化后为害植株,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新芽、新叶,造成皱缩、花叶、变黄、脱落,植株明显发育不良,矮小,顶芽萎蔫。高温多雨季节,温度高于25℃,相对湿度60%~80%时发生严重。防治方法:?挂放黄色粘虫板(50厘米×40厘米/板),平均每667m2挂放6块,其悬挂高度为高于植株顶梢20~30厘米;在若蚜发生高峰期,交替使用各种无公害农药防治,可选用0.36%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1%印楝素乳油1000倍液和1%苦皮藤素乳油2000倍液等植物源杀虫剂喷雾防治。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抗蚜威3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雾一次,连喷2-3次。
草珊瑚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
1 容器育苗概况容器苗与裸根苗相比,具有侧根和须根多、根系完整、应对干旱天气能够延长造林时间、没有缓苗期、造林成活率高等优点。其重量仅为营养土容器的1/5,减轻林农的劳动强度,运输重量,降低造林成本,无纺布袋轻基质扦插育苗的苗木根系平衡,基质容器一体化,造林后自行消散,不用回收容器,而与传统容器苗相比,轻基质网袋容器苗具有栽植时无需拆容器、运输方便、造林施工效率高等优点[3]。
近年,人工草珊瑚育苗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草珊瑚种子采用营养袋装营养土方法育苗,令苗木根系相对较发达,生长良好,苗壮,大小较均匀,出苗整齐。但轻基质网袋育苗研究及相关技术很少。同时每年培育桉、杉、松苗产生大量的废弃轻基质,目前主要是烧毁或做垃圾清理,如何重复再利用,降低成本减少,是生产单位的扼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发展草珊瑚轻基质网袋育苗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轻基质容器育苗
2.1 材 料草珊瑚种子来源广西融县,轻基质①泥炭土从广东采购,椰糠砖从福建采购,杉木锯末来源本地锯木厂;②每年培育桉、杉、松苗产生的废弃轻基质,主要成分为椰糠、泥炭土和碳化谷壳等,处理后可重复利用。
2.2 原料处理椰糠砖淋水,让其膨胀疏散。椰糠、泥炭土、锯末过孔径为 2cm 左右的筛网,按7:2:1比例充分混合。重复使用的基质经堆放,再用薄膜盖严发酵6个月以上,使用过的旧基质本身富含养分,再经发酵增加腐殖质含量和基质结构,同时杀灭大部分的病菌。
2. 3 轻基质育苗网袋容器的制备将混合基质经轻基质灌装成型机制成肠状备用,直径3.5cm。使用时按长度8cm割段,放入70孔育苗盘,点播前用0.5% 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淋透3~4cm,12小时后用清水淋透容器再进行种子点播。
2. 4育苗时间育苗时间一般根据各地气温条件而定。在广西南宁,因地处桂南地区,1-2月平均气温10℃以上,2月下旬气温回升,3月下旬15~20℃左右可以点播。苗圃培育满 10个月,当地径≥0. 20cm、苗高≥15cm,可出圃造林。根据草珊瑚苗木分级标准,即Ⅰ级苗地径≥0.30cm,苗高≥30.0cm,根系长≥0.20cm,根系数量≥10条;Ⅱ级苗地径≥0.20cm、苗高≥15.0cm,根系长≥10.0cm,根系数量≥8条;达不到Ⅱ级苗标准的为不合格苗[5]。
2. 5 种子处理与点播采收的种子用湿椰糠或锯末按1:3混匀,装入编织袋或50×50cm的无纺布育苗袋,表面盖2~3cm湿椰糠或锯末,放置室内,10天左右定期查看湿度,过干则表面加淋水保持适当的湿度,3月中旬每2天检查一次种子萌发情况,大部分种子均已露白后,可直接播种于准备好的轻基质容器中,每穴播种 2粒,播种深度 2 cm 左右。播种后要遮阳、保温、保湿,在轻基质容器上加盖薄膜,待大部分苗破土,可揭开薄膜,用70%的遮阳网遮挡。
2. 6 苗木的水肥管理。2.6.1水分管理因育苗托盘上的轻基质网袋处于悬空,四周通风,水分易挥发,保水能力差,在苗盘四周加遮挡,减少空气对流,育苗前期尤其是连续多天不下雨,小苗缺水2天以上就会枯萎死苗,雨季水分过多,易使幼苗发生猝倒病和根腐病,连续多天下雨要盖薄膜,使容器内水分减少。进入旱季则早晚各喷施 1 次水,每次约10 min。
2. 6. 2 施肥管理用使用过的基质,肥分含量较高,基本能够保证苗木前期生长养分所需。而新基质在大部分小苗生长出一对真叶后,可以用0.1%的磷酸二氢钾和腐殖酸叶面肥喷施,一般10天1次;进入 7 月以后,苗木生长旺盛,需适时追肥,以满足苗木生长需求。前期以增加氮肥为主,占2 /3、磷钾占1/3,配成浓度0.5 %水肥淋,促进苗木快速生长,每15天淋5%的腐熟油茶麸或花生麸水,麸与水的比例约为1:15 ,液肥与水的比例约为1:10。随着苗木生长,中、后期逐步调节氮肥用量,以磷钾肥为主,水肥浓度为1%~3%,促进苗木木质化。每次施水肥后需喷施清水,冲洗残留于叶面上的肥渍,以免灼伤叶片。
2.6. 3 遮荫管护草珊瑚是喜荫树种,不可暴晒于阳光下,尤其夏秋的直射光易灼伤严重,育苗期需加盖70% 左右的遮阳网进行遮荫管护,至11月中下旬,苗木停止生长后,可在早晚光线不强时,打开遮阳网,增加苗木木质化。大部分苗木株高长至 15 cm 以上,地径 0. 20 cm 以上,进行苗木分级,合格苗待出圃,弱小苗集中管理,病残苗清理烧毁。
2.6. 4 病虫害管理草珊瑚苗木培育前期间易发生猝倒病、根腐病,后期叶部炭疽病,虫害很少。病害预防为主。
(1)清除病源,发现病死植株及时清理出苗圃并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大部分幼苗出土后,每隔10天喷药1次800~1000倍的百菌清、敌克松、托布津。9月后,每隔15天喷施1次。( 药剂需轮换用效果)。
(3)在雨季不利喷药,或者病死植株清理后苗床洒生石灰防病。